沙嘎“变身”比赛,激活传统文化新活力
7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赤峰市赛区迎来第二日赛程。作为本届运动会新增竞赛项目,沙嘎比赛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众多观众。
7月28日,运动员在沙嘎项目捡沙嘎女子团体赛比赛中。王正 摄
沙嘎赛事设男子、女子团体赛两大项目,包含射沙嘎、捡沙嘎、弹沙嘎、黑木日13沙嘎等特色环节,9个盟市代表队展开角逐。
沙嘎指牛、羊等动物的踝骨。沙嘎游戏是北方地区民间传统竞技游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那达慕大会、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传统游戏。沙嘎游戏包括拾羊拐、丢羊拐、打羊拐、抛羊拐等200多种玩法,游戏不受参与者性别、年龄、场地限制,其竞技形式既考验手上功夫,更蕴含游牧文化智慧。
7月27日,运动员在射沙嘎比赛中。何五昌 摄
本届运动会首次将沙嘎列入竞赛项目,不仅展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更为各族群众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激发各族群众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热情。
展开全文
7月28日,运动员在沙嘎项目捡沙嘎女子团体赛比赛中。王正 摄
7月27日,运动员在射沙嘎比赛中。何五昌 摄
7月27日,运动员在弹沙嘎比赛中。何五昌 摄
7月27日,运动员在射沙嘎比赛中。何五昌 摄
7月28日,运动员在沙嘎项目捡沙嘎女子团体赛比赛中。王正 摄
文字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文化宣传处
图片来源:运动会摄影图片中心
初审:白玲迪
复审:阿拉坦巴根那、刘智博
终审:李志友
编辑制作: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